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爱耳日”的提醒:减少噪音 保护听力
发布时间:2012-3-2 阅读:5877次

  2012年3月3日是第十三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30岁的小何因为逐渐加重的耳鸣耳聋来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五官科门诊,主任医师钮冠祎接待了他,通过问诊得知:小何在市内某重工企业工作两年多,长期置身于高强度的噪音工作环境中,听力图检查后,诊断小何为:中度以上感应性神经性耳聋。钮主任建议小何,立即脱离噪音工作环境,避免进一步伤害,但是,对小何目前的症状,听力功能的损害已经不可逆转了。
  钮主任介绍道,门诊上类似小何这样因为噪音导致听力下降的患者不在少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噪音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社会家庭。各种噪音,尤其是大型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巨大声响使人耳朵的毛细胞受损,毛细胞不可再生,但是在短期受损不太严重时,通过休息可恢复。有些工人由于工作繁忙、自我健康意识不强、早期症状不明显、能够忍受等原因不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检查与治疗,待到耳聋耳鸣症状明显影响了工作生活才来,为时已晚。
  钮主任看到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噪音影响常常被忽视,比如青年人喜欢听音乐,带着耳麦,建议声音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去KTV唱歌、大型歌舞晚会,这些短期的听觉刺激、听觉疲劳很快可以恢复,但是长期持续在此环境中就要引起重视。
  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头痛、脑胀、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怎样减少噪音对身体的伤害呢?钮主任指出:预防重于治疗!主要措施有:降低声源噪音  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设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  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应该注意劳动时间,8小时工作制,或者两头班,减少持续暴露在噪音中过久,工作时可戴耳塞 、耳罩等护耳器,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工友往往因为怕麻烦或因为外观累赘而难以坚持使用;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钮主任建议,一些工厂企业要为噪音环境下的工人上岗之前就做个体检,建立听力档案,定期专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薛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