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骨科“无痛病房”在我院骨科二病区关节外科正式启动,以刘璠副院长、曹毅主任医师、陆跃主治医生组成的医疗小组成功为膝关节置换患者钱阿姨实施了第一例无痛计划治疗,疗效显著。
六年前,钱阿姨实施了一侧膝关节置换手术,虽然效果非常理想,但是对术后功能锻炼时的疼痛记忆犹新,导致她迟迟下不了决心接受另一侧膝关节置换手术。听说有了无痛治疗计划,钱阿姨终于鼓起勇气入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无痛病房”由骨科医护人员及患者共同参与,根据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尽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而疼痛是骨科常见症状、多发症状。如果不在初始阶段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能会影响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目前,在医生、护士及钱阿姨的共同参与之下,钱阿姨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恢复效果非常理想,比6年前增长好几倍速度,又无疼痛干扰,她称赞“无痛病房”开展得好,要大力宣传。其家属也称赞无痛计划消除了他们全家对手术后疼痛与鼓励患者积极功能锻炼之间矛盾的疑虑。医护人员也称赞“无痛病房”的开展,消除了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每天查房、每次巡视病房时看到的是患者灿烂的笑脸和积极配合的功能锻炼,夜班护士听到的是患者熟睡的鼾声。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人性化、亲情化、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是骨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虽然“无痛病房”的开展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这是提供给患者的一种全新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体现的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对患者更细致的关怀。阙纤沣
背景知识:早在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就提出将疼痛列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这一共识。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国际医学界对疼痛治疗问题十分重视,2003年欧洲疼痛学会发起“欧洲镇痛日”;200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确定10月11日为“世界镇痛日”,提出口号“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确定10月的第3周为中国镇痛周。一些老百姓往往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能熬则熬,认为吃了止痛片后,副作用多,伤口难好。实际上,这是误区,现代观念是不应该熬痛,如果疼痛严重,往往会造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失眠、焦虑、内分泌混乱等,最终造成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现代医学认为,应当积极控制疼痛,以免造成恶性循环,影响人的机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