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康复医学科郭爱松:康复治疗可避免偏瘫步态 |
|
发布时间:2012-4-16 阅读:6541次 |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和脑外伤的一个常见症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的陡增,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一样,偏瘫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之所以会形成偏瘫步态,是因为患病之后,病人的大脑中枢不能有效的指挥大腿肌肉正常的活动。肌肉没有足够的力量,在走路的时候,腿部不能弯曲,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 偏瘫步态看起来滑稽可笑,患者和家属都难以接受,尤其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生活也正处于顶峰的阶段,平常与人打交道不可避免,看到自己这幅“小丑”模样,他们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因此,偏瘫卧床之后,他们会迫不及待的站起来。然而,如果患者不得其法,急于求成,不仅不能让其尽快恢复,甚至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不该下床的时候下床了,不该走路的时候走路了,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甚至可能留下无法恢复的后遗症。 事实上,如果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这种偏瘫步态是可以避免的。康复训练绝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仅仅是活动胳膊、走走路这么简单,而是一项非常专业、及其精密的医学科学。因此一定要在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方能够避免偏瘫步态,使90%的患者重新步行,40%的患者能恢复较轻的工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