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世界肾脏病日:防治急性肾损伤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13-3-28 阅读:6465次

  3月14日是第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当天,通大附院肾内科医护人员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了第八个世界肾脏病日咨询活动,专家们就急性肾损伤以及其他肾脏病的相关知识接受市民咨询,并发放了健康宣教材料。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上一组肾功能急剧减退的综合征,常伴有少尿、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化验指标异常,重症或合并多脏器损害者死亡率相当高。肾脏内科主任范亚平教授提醒,老年人或原有高血压、心肝肾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是高危人群,特别是发生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外伤、感染、毒物中毒、不适当地应用某些药物等情况时更容易诱发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极易被忽视
  70岁袁老太三天前因吃了有些变质的“年货”,开始腹泻,后来又感觉小便量比平时明显减少,本以为到医院挂点水再吃药就没事了,但一检查肾功能发现血肌酐接近300 mol/L,超过正常人的两倍多,住进了通大附院肾内科。范亚平教授指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急性肾损伤病例。
  据范主任介绍,急性肾损伤临床十分常见,而且在全世界发病率逐年攀升。急性肾损伤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症状较轻的时候极其容易被忽视,一开始表现为尿量减少,很多人都不会太多在意。然而如果不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而任由病情发展的话,极有可能出现少尿无尿、水肿、血压增高、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部分病人突出表现为其他系统的症状,如恶心厌食、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嗜睡昏迷、癫痫发作等,导致临床诊断困难,也有可能因高血钾导致患者死亡。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肾脏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就会逐渐降低。加之,许多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些病变时常引起肾脏的慢性损害,而患者不易察觉。因此,老年人更应该重视自己的肾脏健康。
  范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关注自己身体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尿量变化。当尿量减少的时候,就应去正规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他提醒,正常人尿量平均24小时为1500毫升,如没有发热、大量出汗等特殊情况而小便量出现骤减,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去医院检查。

  急性肾损伤尿量少时不可大量饮水
  典型急性肾损伤通常经过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几个阶段,其中风险最大的是少尿期,可能发生水肿、高血钾、酸中毒、心衰等严重情况,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有些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后自觉尿量减少,想通过大量饮水增加小便量,这不是正确的做法,可能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
  范主任说,一旦明确发生了急性肾损伤后,出现少尿主要是由于肾脏的血流灌注减少以及肾组织损害或尿路梗阻,常常并不一定是入水量不够所致。如果盲目增加饮水量非但不能增加尿量,反而会加重体内的容量负荷,甚至影响心肺功能而出现生命危险。急性肾损伤少尿期有明显水肿时应严格限制水盐的摄入,减少活动,减轻肾脏负担,记录24小时出入量或每日定时称体重是简便有效判断身体容量负荷的方法。

  长期服药不当易发生急性肾损伤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知识普及,有些市民感觉不舒服会自行服药,但范亚平主任提醒生病服药千万不可随意,特别是一些抗生素、造影剂、止痛剂等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平时用药要小心,使用药物时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注意事项,老年人、儿童注意按年龄、体重调整用药剂量。若服药期间出现腰酸无力、小便异常及血压升高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以防引发急性肾损伤。
  另外,随着中医药逐渐受到青睐,有些中草药和天然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范主任介绍说,随着对中草药中一些含马兜铃酸成分的认识,临床已明确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长期使用会造成肾脏损害,也会明显增加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比如龙胆泻肝丸很多人用来“泻火”或“减肥”,已有报道短时间大量服用可导致严重的急性肾损伤,应当引起大家注意。
                  邵勇林 刊登于《扬子晚报》、《南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