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爱心老人骨折住院,术后两周扶拐下床 |
|
发布时间:2013-5-13 阅读:5412次 |
九旬慈善老人宋英摔伤骨折入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采用国内领先的微创技术为其手术。目前,老人恢复良好,正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九旬慈善老人骨折入院 4月9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96岁的慈善老人宋英躺在病床上,双手拉着床架上垂下的吊环,上半身尽力地引体向上。见到有人来看她,不管是谁,她总是笑眯眯地,马上伸出手与来人握手打招呼。 宋英老人是我市继“莫文隋”“爱心邮路”等之后的又一重大精神文明典型。去年1月8日,宋英捐出自己和丈夫毕生积蓄百万元成立了慈善基金,用来救助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和家庭贫困的学子,并立下遗嘱,身后捐出房产等全部遗产。 老人3月28日下午1时左右,在家中坐椅子时不慎摔伤腿的。志愿者王玉兰的丈夫及时发现,与当地政府和老干部局联系,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通州区中医院就医,经拍片诊断为股骨骨折,需送南通的医院。南通市老干部局马上与通大附院联系。 救护车在通大附院急诊室门口停下时,副院长刘璠和倪松石等已等候多时。
著名专家主刀手术顺利 宋英入院后,院部高度重视。3月31日,由著名骨科专家、全国人大代表、通大附院副院长刘璠教授领衔组成的手术组,经讨论,提出两套治疗方案:一种是非手术治疗,优点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伤小,但病人需卧床3个月同时牵引治疗,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对于96岁的宋英来说,这些并发症可能致命;另一种方法是手术治疗,优点是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防止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缺点是毕竟手术有一定创伤及高龄风险。经大家商量,认为手术治疗优点多于非手术治疗,征得宋英同意,选择第二方案。 术前,刘璠教授充分评估了宋英的全身情况,应用全球现代治疗理念,采用最先进的微创技术,设计了小切口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案。次日,按手术设计,在右髋部只切开3厘米切口,应用间接复位技术,良好复位后插钉,手术操作过程不到半小时,经术中C臂X光机证实,固定良好。术后X片复查,断端完全解剖复位,如不细心已看不出骨折线,内固定位置满意。刘璠教授介绍,此项治疗理念与水平与国际同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康复顺利两周扶拐下床 护士长魏蓉带领的护理组早在手术前就开始实施对宋英的康复训练计划,而术后康复训练从麻醉一苏醒就开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活动加上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尿管护理、合理营养等护理措施到位,宋英术后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恢复很快。 刘璠教授、王洪副主任医师等治疗小组术后还为宋英制定了一整套康复训练计划,包括:上下肢肌力、髋膝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范围等。在此基础上,两周内即可扶拐下地,并可视康复训练情况渐进负重。 宋英住院期间,关心她的人很多,院党委书记张涛等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数次前往探望。看到大家来了,宋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像个孩子般开心,她说:“谢谢你们哦,我住在这里很好,医师水平高,大家对我很关心,开刀之后一点儿都不疼。”张书记说:“您是好人有好报,您的精神也感染了我们医务人员,我们大家都要向您学习!” 4月13日宋英老人顺利出院。4月24日电话回访,老人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很好,正严格按照在院查房时所教的康复计划进行锻炼。 薛晓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