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七次电击除颤让生命“死而复生” |
|
发布时间:2013-7-13 阅读:6371次 |
“我妈妈自主心跳呼吸都已经没有了半个多小时,是医生护士轮流按压除颤帮她维持心跳,最终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们全家发自肺腑的感激这些医生护士!”7月5日一大早,通大附院抢救室门口有位女士指着一封感谢信,在给路人讲述她母亲是如何被医护人员抢救成功的故事。
就医途中心跳骤停 6月14日一大早,家住唐闸的刘大妈(化名)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胸闷,在子女的劝说和陪同下准备到通大附院做个全身体检。刚出门没一会儿,她就觉得头晕不舒服,家人都以为她是晕车,就叫她闭上眼睛休息会儿。其实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死神和刘大妈已经近在咫尺! 刘大妈的女儿说:“刚到医院门诊门口的时候,我们准备喊她起来,可是她当时脸色都变了,没有任何反应,我哥哥立刻跳下车,跑到急诊大厅去喊医生。” 听到呼救的医护人员立刻推着担架车到门诊把刘大妈往抢救室送,可在送的过程中,护士就已经在交代家属,患者心跳呼吸都没有,可能已经死亡。 刘大妈的女儿说:“我们本来以为我妈只是昏迷,听护士这么一说,全家人都傻掉了,当时我们只会机械的对医生护士说,请你们救救我妈妈!”
与死神争抢生命 当天在班上的护士张亚云回忆道:“病人送来的时候大概是早上7点15分,我当时正准备下班,听到家属在喊救人,我就帮着一起把病人推进来。在进抢救室路上,我就对病人进行了初步观察。当时病人面色发紫,已经深度昏迷,我用手指去摸患者的颈动脉,发现已经摸不到了。由于患者是从院外送进来的,在路上也不知道耽搁了多久,所以我判断这个人可能已经死亡。虽然我心里已经有了预判,但是接监护仪、立即床边按压进行心肺复苏这些工作我一刻也没有耽搁。” 当时在班上的急诊内科医生刘春接到电话后,立即放下手中其他病情较轻的患者赶到抢救室。正好此时心电监护仪已经接通,刘春从心电监护仪上看到病人的正常心跳已经没有了,但是还存在一点不规则的室颤蠕动波纹,可能还有一丝救回来的希望。 虽然有希望,但面对这样一个不知道已经心跳骤停多久的病人,大家心中都知道抢救成功率可能不到1%。但就为了这监护仪上仅存的一丝理论上的希望,通大附院的医护工作者开始了又一次与死神争抢生命。
坚持不懈奇迹发生 除颤仪准备好了,第一次除颤,经过按压,监护仪上出现的是无效的室颤波纹,第二次除颤,监护仪上出现的还是室颤波纹,第三次仍然是。张亚云说:“刘春当天夜里从凌晨两点就在抢救另一个病人,一直到早上六点才结束,后来又给这个病人做了三组心肺复苏,他已经有点体力不支了。” 这时在急诊外科值班的医生马彭主动把刘春换了下来。继续除颤,继续按压,换来的始终是无效的室颤波纹。一般病人除颤三次后没有效果,就说明已经死亡。马彭换下刘春后又进行了三次除颤,虽然没有让心脏成功复跳,但监护仪也没有变成一条直线,室颤的蠕动波纹也始终再次出现。刘春说:“只要把病人救回来的希望还在,我们就绝不放弃!” 最终在第七次除颤后,刘大妈的自主心跳恢复了。刘大妈的女儿说:“我们在门外看着医生护士围着我妈妈一次又一次抢救,一次又一次的无效,我们自己都感觉希望渺茫了,可现在我们妈妈活过来了,而且恢复得很好,是通大附院急诊抢救室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和忘我,使我妈妈死而复生!” 曹 桐 原载于《江海晚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