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卧床生血栓,介入解“炸弹”
发布时间:2013-7-29 阅读:6007次

  住在介入放射病区的周女士,6月份遭遇车祸导致骨盆骨折,7月初,长期卧床未活动的周女士发现左腿肿胀,服用药物无好转,县医院检查发现她的左下肢生了血栓要他们尽快转上级医院。周女士一家马上来到通大附院。尽管是周日,介入科的赵辉博士和杨小虎医生马上为她完善各项检查并在第一时间为她做了介入手术。
  赵辉博士在DSA机下造影发现,周女士的下腔静脉下段有血栓漂浮,髂股静脉内全部是血栓,这种情况非常危急,血栓随时会脱落随血流方向回流到心脏,将肺动脉堵塞,造成急性缺氧,少数患者会因此立即死亡。赵辉博士在血栓上方放置了腔静脉滤网,其作用象渔网一样,如血栓脱落即被其拦住。滤网置入后,在静脉内将血栓捣碎,利用导管将其抽吸出体外。最后再将无法抽吸的血栓内放置溶栓导管,利用溶血栓药物将其溶解。术后第二天,周女士的左腿明显消肿,一周后外观与活动度已经与正常右腿无异。周女士见人就说,现在我可以放心睡觉了,赵辉主任替我把腿上的危险“炸弹”拆除了。
  赵辉博士介绍,患者有手术、创伤、卧床、肿瘤、高龄、心脏或呼吸衰竭、吸烟、静脉曲张、遗传等这些危险因素,则易患深静脉血栓。如何预防,赵辉博士介绍说,吸烟者要尽早戒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血管引起其收缩,影响静脉回流;饮食宜低脂、高纤维素;保持大便通畅;另外,适当活动很重要,运动能增加静脉回流量,因为血流缓慢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应鼓励病人加强日常锻炼,对于长期卧床或因手术制动的病人,避免在小腿下垫硬枕,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嘱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同时指导其家属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给患者下肢做挤压按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穿医用弹力袜。飞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