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热祛寒,冬病夏治正当时 |
|
发布时间:2013-8-8 阅读:5162次 |
以热祛寒 冬病夏治正当时
骄阳似火,南通及周边地区高温已持续大半个月,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140年的持续高温记录。这种高温天气,对于平时体质较弱的冬病患者却是不可多得的治疗好时机。进入三伏天以来,通大附院中医科和针灸科门诊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冬病夏治旨在提高免疫力 孙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半了,天气一凉就容易犯哮喘,而且秋冬季节每遇一次寒潮降温病情就会加重一次,整个冬天有将近一半时间她都带着孩子在医院挂水。最近她听说邻居一个和他儿子体质差不多的小朋友在通大附院针灸科贴“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就特地带小孩到医院咨询相关治疗情况。 通大附院针灸科朱建军副主任医师介绍,哮喘是一种典型的冬病,而且十分顽固,在病发时很难彻底治愈。从中医的角度讲,所谓“冬病”就是指那些带有寒性的疾病,这些病会因为气温下降天气寒冷而好发或者加重。例如人们一到冬天就容易犯的老慢支、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类疾病,受凉之后还容易引起慢性腹泻,以及关节风湿类疾病、肾寒虚引起的痛经、冻疮皮肤病等。 患有这类冬病的患者一般都自身免疫力比较弱,凭借自生免疫力无法祛除这些冬病的病根。而冬病夏治的治疗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患者全身免疫力,从而达到让患者凭借自身免疫力祛除病根的目的。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体气血变化是相通的,夏季三伏天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些病的病根也会相对趋于浅表,如果坚持几个夏季的冬病夏治,这些冬病的症状就会逐年减轻,直到彻底被治愈。
冬病夏治正规治疗很重要 随着冬病夏治与气温的同步升温,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冬病夏治的“李鬼”。网上也有不少网店卖起了“三伏贴”,有的店铺甚至一个月能有几万块钱的成交额。通大附院针灸科任秀梅副主任医师介绍,“三伏贴”和开中药药方一样,是医生选好药材,然后配上姜汁调成药饼,放在膏药上给患者贴用。一般的“三伏贴”都没有药品批准文号,所以医生的药材选择和药饼煎制过程就十分重要。而现在市场上中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熬制药饼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患者还是应该到有保障的大医院进行正规治疗比较安全。 任主任还提醒大家,“三伏贴”除了药材重要外,医生对于穴位的定位和选择也很重要。有些患者觉得贴“三伏贴”看起来操作比较简单,就对照着相关书籍或者是其他患者贴敷的位置自行贴敷。一旦穴位选择不正确,或者没有贴准穴位,都不会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所以患者需要在专业针灸医生指导下进行“三伏贴”的贴敷。
冬病夏治还要内外兼顾 近年夏天,在中医药比较发达的广东地区夏季膏方比较盛行,而在人们传统印象里中医膏方一般是用来冬季进补的,夏季是否也可以用膏方来治疗冬病呢? 通大附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郝传铮说,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也分内用温热、外散风寒两种。像针灸和“三伏贴”等就属于外散风寒的疗法,内用温热就是指服用偏温热汤剂和膏方等,这两种治疗方式如互相结合起来使用,能够起到更好的驱寒治病根的效果。 夏季膏方一般是针对体质虚寒之类的慢性疾病,这类疾病来得不是一日而成,所以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治疗过程,需要调治和补养相结合,因此吃膏方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但膏方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有些人的体质现状会不适宜进补,有些人则需要先服一些“开路方”来帮助膏方起到效果,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开方。 除了膏方外,夏季温热型的药也有比较简单的服用方法,比如用热性中草药党参、银杏、蛤蚧、黄芪、虫草等研磨成粉进行冲服,如果觉得太热还可以在服用前放在冷水里泡一下,这样虽然喝进去的是冷的,但由于药性本身是热的,一样能起到驱散风寒的作用。曹 桐 顾祎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