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增多
前天,家住通州区川港镇的李军峰(化名)再次来到通大附院内分泌科门诊,即将就读高三的他利用暑假到医院测量血糖,结果正常,让这位曾经的“小胖墩”格外开心。
小李去年6月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当时他的体重高达200斤,这不仅给小李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心理也因此而感到自卑。小李在通大附院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中年龄不算大,据糖尿病专科护士张晓乂介绍,自从2006年通大附院为糖尿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以来,最初一两年偶尔有年龄小于30岁的患者来就医建档,但最近两年年轻患者明显增多,仅今年一至八月份就为三十余位14至30岁的年轻患者建立了糖尿病管理档案。
2型糖尿病趋于年轻化,在儿童中也呈现增长的趋势,据通大附院儿科主任医师黄锋介绍,由于都市化生活方式和肥胖儿童的增多,几乎每周都有2型糖尿病患儿来门诊就医。
甜点碳酸饮料成“罪魁”之一
据通大附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朱晓晖介绍,2型糖尿病是由于摄入高热量食物以及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不合理膳食结构引起,加上缺乏体育运动,体内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以前我很少喝白开水,可乐就是我解渴的白开水。”在谈到以前的生活习惯时,小李说在查出糖尿病之前,他喜欢吃甜点,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朱晓晖主任介绍,如果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出现过度肥胖的情况。由于碳酸饮料的热量非常的大,一罐375毫升的罐装碳酸饮料所含热量约为147大卡,是一个正常人一天所需热量的八分之一。如果一天饮用一罐,并且不参加任何的运动,同时一日三餐也照常食用的话,那么三个月中多摄入的热量相当于增加脂肪约3.5斤。
据朱主任的调查统计,由于肥胖、患2型糖尿病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喜欢吃甜点和碳酸饮料,特别在炎热的夏天,喝一瓶冰镇的碳酸饮料不仅能降温解渴,还能兴奋提神。然而,一股脑的痛快之后,留下的伤害也不少。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影响青少年骨骼发育、软化牙釉质、影响胃肠功能。在青年少2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中,碳酸饮料成了“罪魁”之一,而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引发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眼、肾脏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健康教育不可缺
随着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加上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朱晓晖主任建议,在这一群体中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不可缺少。
治疗糖尿病有“五架马车”:饮食控制、运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药物治疗。朱主任说,饮食治疗是主要措施,要指导青少年患者如何计算热量,如何进行营养搭配,管好一张嘴需要家长、患儿、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同时,运动可以加速糖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青少年可以选择慢跑、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进行锻炼。然而目前青少年的学业负担中,运动少,而且热衷于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长时间不运动成为普遍现象,这更加容易变成一个个“小胖墩”。
朱主任建议,在日常的生活中,青少年特别是儿童要拒绝碳酸饮料,最好是尽量多喝白开水,因为它是人体最佳的饮料。但青少年对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尚不够重视,因此朱主任建议医务人员要多走进课堂传播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可以尝试着让部分学生到医院参观,通过实际体验来增加纠正某些不合理生活习惯的决心和毅力。邵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