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微博接力 寻找病危患者
发布时间:2013-9-9 阅读:5750次

  前天晚上7时44分,在通大附院工作的博友“飞雪也花开”发出了一条求助微博,此举立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微博内容如下:寻找病人石如玉!女性, 65岁,今天上午因活动后气急在通大附院心内科专家门诊排队就医,下午CT报告提示右肺动脉栓塞,属于危急状况,随时有猝死危险。患者留下电话87581159,但联系不上。医院已经联系了几小时未果,请帮助寻找。
  危急时刻,由网友、政务微博、媒体官博、媒体人共同参与的搜救行动随即展开。最终,在大家网上网下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联系到了这位病人,为挽救她的生命赢得了时间。
  昨天凌晨0时30分,通大附院呼吸科二病区接收了这位从急诊科转来的病人。医护人员紧接着对其采取了相应治疗措施,使其转危为安。大爱南通再谱爱心新曲,精神文明的“南通现象”也再添新篇章。

  
六旬老人就诊 细心医生查出“要命”肺栓塞
  家住如皋二案的石如玉老人半年多来一直感觉胸闷,看了多次医生后仍然没有缓解。 4日这天,恰逢老人的二女儿薛平为儿子考上大学摆酒庆贺,女婿高小军特地开车到如皋接上了二老来通赴宴。女儿家在港闸区大南新村21幢6楼。老人爬过一段楼梯后,突然出现了气急的情况。稍事休息后,老人的呼吸又恢复了正常。看到老人出现的异常情况,家人商定,第二天由专程从北京请假回通赴宴的大儿子薛俊,带母亲去通大附院就诊。
  5日上午,由于担心是心脏问题,薛俊便陪着母亲来到通大附院心内科专家门诊排队就医。接待老人的是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心内科主任医师李珍。据李主任介绍,“病人自述胸闷半年,半月前气急加重,但经心电图检测和心脏彩超检测表明,患者心脏功能并无异常。 ”但细心的李主任发现,患者的肺压有所升高,建议进行增强CT检查。由于增强CT报告需到次日上午才能拿到,检查结束后,老人便随大儿子回到了女儿家。

  
医院启动危急值制度寻找病人无着落
  李珍刚刚下班回到家中,她的电话响了,原来是影像科副主任顾红梅打来的。“根据电脑影像显示,石如玉的右肺动脉栓塞,属于危急状况,随时有猝死的危险,必须进行临床紧急处置。 ”听说这一情况,住在医院附近的李主任赶紧返回医院。李主任确认诊断无误后,立即将此事向医院总值班进行了汇报。“接到情况报告后,我们医院迅速启动‘医技检查结果危急情况报告制度’,通过电脑里登记的信息找到了病人家中的电话,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当天负责值班的宣传干事薛晓慧告诉记者。“随后我与院保卫部门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通过公安部门找到病人。但该病人提供的信息不全,找寻工作进展不顺。”薛晓慧回忆道。“我正在犯难的时候,接到了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施琳玲的电话,她建议我赶紧发微博向有关方面求助。”于是,薛晓慧就用自己的微博“飞雪也花开”发出了第一条求助微博。

  微博获响应 热心博友相互转发急寻老人
  第一条求助微博发布后,网友、政务微博、媒体官博、媒体人通过各种方式转发,并且迅速得到了众多博友的响应。一时间,一场寻人的爱心接力在网上展开。
  19:55网友午后雨林转发微博:急!十万火急!此病人随时有猝死危险!!求大家帮转!
  20:12南通发布转发微博:紧急寻找今日上午在通大附院就医的病人石如玉!女性, 65岁,可能是如皋人。请认识患者的人速与其联系,尽快就医!
  20:34网友齐斯理转发微博:我联系了如皋长江医院,他们说他们联系试试看。如果找到,他们立即派救护车送病人去附院!
  20:47如皋发布转发微博:求扩散!初步查证,患者所留电话系我市固定电话号码!
  就在众多网友在网上找寻的同时,一些热心人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了线下寻找。

  线上线下齐努力终于找到知情人
  在众多转发微博的网友中,有一位微博达人“南通老狼”——出租车司机张海燕,当他得知此事时,刚好在送客人从苏州返回南通的途中。
  “当时我正在返程途中,得知此消息后我将车子靠边停下,并赶紧转发了微博。”张师傅告诉记者,“当我再次发动车子准备启程时,突然想到了如皋发布的工作人员钱钰璐,于是赶紧拨通了她的电话。”
  “接到了张师傅的电话后,我试着拨通了微博上留下的患者联系电话。电话铃声中的留言透露了这部固定电话属于二案镇。”如皋发布的工作人员钱钰璐介绍,“我随后以如皋发布的名义转发了微博,同时迅速联系到了二案镇政府的有关同志,通过他们最终联系到了患者的家属。”
  当晚,石如玉在女儿家吃完晚饭后,由女婿高小军负责送回如皋的家中。一路上,老人与家中固定电话相连的小灵通始终在响,但看到都是陌生电话,老两口都没接听。“当时我送丈人和丈母娘刚到家门口,就听见家里的电话一直在响,我们赶紧开门去接。”电话那头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在电话里把情况介绍了一番后,高小军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让老人上车,飞速开往通大附院。晚上9点30分左右,老人终于被送回了医院。闻讯而来的家属和媒体也相继赶到了急诊室。一场网络发起的救人行动就此告一段落。

  家属微博感谢网络接力感动千万网友
  6日凌晨,石如玉被医护人员妥善安置到了呼吸科二病区住院治疗。
  上午9时,记者在通大附院见到病人石如玉时,几位家人都围在老人身边。老人身穿病员服,鼻孔里插着氧气管,除了说话略显吃力,脸色有些苍白外,看不出其他异样。
  据通大附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倪松石介绍,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由栓子阻塞,使其相应供血肺组织血流中断,肺组织发生坏死的病理改变,称为肺梗死。该病属重危症,常可发生猝死。本病并非少见,临床易误、漏诊。倪副院长介绍说,院方已对石如玉采取了溶血栓治疗措施,并针对肺部炎症进行了抗炎症治疗。目前,老人的病情已基本稳定。
  6日下午,患者家属“行者治天下”通过微博向参与此次救治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他在微博里说:“我是患者的儿子,感谢医院、媒体、机关及社会各界的好心人,你们传递的正能量让我母亲能得到最快的救治。现在我母亲病情稳定下来,望大家放心!再次向你们表示感谢! ”
  网友“北极熊6636”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患者家属如此表达给这场爱心接力画上圆满句号!谢谢第一棒的飞雪,谢谢众多接力者,也要谢谢最后一棒的行者! ”

  病人就医须留确切联系方式方便医院及时告知相关病情
  从第一条微博晚上19:44发出,到病人石如玉入院的21:30左右,其间只隔了1个多小时,体现了网络的力量。同时,病人及时被找回医院救治,一方面要感谢众多好心人的接力,同时要感谢通大附院一项制度的保障,该制度就是“检查检验报告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据通大附院门诊部主任潘丞中介绍,所谓危急值就是当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此类病人,大多数可以通过门诊挂号信息直接联系上,但每年也有约400个病人挂号信息不全或者有误,需要多方联系才能找到,也有极少数不能联系上。潘丞中主任强烈呼吁,病人就医时务必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如遇性命攸关的危急值时,便于医院方面能及时告知,以免错失抢救时机。李 波

  原载于新华网、《健康报》、《南通日报》、《江海晚报》
  江苏卫视、南通电视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