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他的时间都在医院里——记我院呼吸内科顾俊医师
发布时间:2014-4-9 阅读:9349次

  “认真、敬业、用心、钻研、谦虚、耐心!”一提到呼吸内科顾俊医师,无论是医务人员、患者、家属还是工勤人员,这些都是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评价词。平均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只要患者需要,从不怕麻烦,全身心扑在工作中,顾俊这样的医师,让患者放心将生命与健康托付。
  从医14年,顾俊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诊治的关键所在。2013年初,顾俊接到急诊抢救室的会诊电话,一位60多岁的女患者,气急明显,但初步检查心脏未发现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也仅提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顾俊认为,这少许积液无法解释患者的气急症状,将家属喊来再三询问,得知患者一周内曾有过3次晕厥,但家属认为是患者一贯体质虚弱所致,故而未告知。结合这一重要病史,顾俊高度怀疑患者肺栓塞可能。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可引起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甚至猝死,若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治疗死亡率极高。当时已是晚上,顾俊马上向院总值班汇报,请求调度影像科工作人员赶来为患者加做增强CT。检查结果证实了顾俊的判断:患者双侧肺动脉主干栓塞。这一发现非同小可,急性期的溶栓、抗凝治疗对肺栓塞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准确有效的救治,十天后康复出院。
  
“只要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再多付出也值得。”2013年夏天一个傍晚,顾俊正准备下班,县区医院转来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她中午吃盐水河虾时不慎将一只完整的虾呛入气管,气急咳嗽明显,非常痛苦。检查显示,这只河虾卡在左支气管处,河虾形状不规则,有尖锐锋利的虾头虾尾、刺状虾钳,取出难度大,稍不注意,便可能划伤支气管壁甚至刺穿支气管周围血管,引起大出血,另一方面,若夹取不当,不仅取不出来,甚至还会将河虾推送到更远更狭窄的支气管远端。面对如此棘手的气管异物,顾俊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气管镜下一次次、一点点将河虾一块小壳、一根小钳地分次夹出,为了不让患者受到二次伤害,顾俊每一个操作动作都得格外轻柔,同时注意变换合适的角度,每次只能夹出与米粒差不多大小的一小部分。前后历时3个多小时,气管镜夹取20余次,终于将这只河虾完全取出。
  
“我们顾医生从没去过菜场,从没买过年货,他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都在医院里!”呼吸内科的主管护师徐冬梅这样说,而顾俊医师却说,“我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事儿,我们科里的每一位医师都是这么做的。”薛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