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指导准妈妈自我监测 |
|
发布时间:2014-4-9 阅读:5087次 |
随着江苏“单独二胎”新政策的实施,到医院产前检查的准妈妈更多了。准妈妈怀孕后,欣喜同时又有些无措,不少孕妇专门到门诊咨询孕期该如何自我保健。为此,我院妇产科门诊的副主任护师丁亚囡列出了孕期自我监测要点以及危险信号的识别方法 ,供准妈妈们参考。 孕期怎样自我监测呢?一是称体重 孕期每周称一次体重,理想体重增长:孕早期(前3月)共增长1~2公斤;孕中晚期每周增加不宜超过0.5公斤,整个孕期增加约为10~12公斤左右。体重数周不增表示胎儿生长过缓;体重增加过快,排除营养过剩、运动量过少引起的肥胖,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水肿性疾病等有关。若体重增加过快或不增加均为不正常表现,应及时就诊。二是数胎动 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固定时间,数3次胎动,每次1小时,三次之和乘4得12小时胎动数。一般每小时胎动3—5次,12小时10—40次,若12小时小于10次,说明胎儿明显缺氧。胎动减少、增多或消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三是听胎心音 妻子仰卧,两腿伸直,丈夫可以直接用耳朵贴在妻子腹壁上听胎心,有条件的用木听筒、胎心监护仪听。正常胎儿心率每分钟110—160次,若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准妈妈和准爸爸们还要警惕孕期的危险信号 ,一旦发现异常 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常见的危险信号有:一是阴道出血 孕早期可能发生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孕中晚期可能与早产、胎盘异常有关;临近预产期少量见红则为临产先兆,属正常现象。二是阴道流水 表现为突然较多的液体自阴道流出,继而少量间断排除。常见于妊娠中晚期,提示有早产的可能或临产,应立即就诊并取平卧位避免发生脐带脱垂。三是浮肿 若范围超过小腿下半部,休息后不消退,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 心、肝、肾疾病等有关。四是手脚麻木、抽搐 排除体位因素,可能与孕期营养失衡,微量元素缺乏,缺钙有关。五是皮肤异常 皮肤瘙痒,排除皮肤病,过敏因素,与妊娠特有疾病胆汁郁积有关;皮肤苍白,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皮肤出血点、紫癜、瘀斑与血小板减少、血液病有关。皮肤、巩膜黄染与肝脏疾病有关。六是头昏、头痛、心悸,夜间不能平卧等 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有关。七是阵发性下腹坠胀、腹痛、腰痛,与先兆流产、早产 、临产有关。八是平素月经规则,超过预产期7~10天仍无分娩迹象也应及时就医。 按时进行产前检查是确保母儿安全的重要措施,若准妈妈们能在产前检查的间歇,再进行自我监护,以弥补产前检查的空缺,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就医,则更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康。雅 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