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二胎,爸爸妈妈们准备好了吗? |
|
发布时间:2014-4-10 阅读:6197次 |
江苏“单独二孩”政策终于靴子落地,随着“单独二孩”时代的到来,想孕育二孩的父母开始蠢蠢欲动。家住南通市区的杜女士今年36岁了,2007年行剖宫产手术产下一女婴,如今江苏“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她们夫妇准备生二胎,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不得不让他们夫妻俩担心:36岁的她生二胎将会面临怎样的风险,需要做哪些准备?第一胎是剖宫产,她该如何应对?针对杜女士的顾虑,我们采访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张玉泉教授。
高龄产妇怀孕需谨慎 张主任说,初产妇35岁以上就可以称得上是高龄产妇了。对于已经生过了一胎,年龄又大了的高龄产妇,再次怀孕确实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妊娠期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都可能会强势来袭。如高龄孕产妇的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机会均会增加,容易影响母胎健康和生命的安危。另外,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妊娠期发生21-三体(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增加,患有这种综合征的孩子表现为智力严重低下、发育迟缓。因此,高龄产妇在妊娠前一定要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做好生二胎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一定要让医生看看自己适不适合怀孕,切不可盲目怀孕。 对于有异常分娩史、家族史、分娩过异常儿的高龄产妇,在妊娠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早期的产前诊断,早发现问题、早治疗、早处理,怀孕18-24周要做B超,看看胎儿的发育有没有异常。在怀孕14-20周要做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有无异常。
围产期保健需切记 在妊娠前要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对每一个孕妇是至关重要的,计划怀孕前3-6个月,夫妇双方即要开始在生活方式、环境、精神、营养等方面为怀孕做好准备。建议准备怀孕前3个月即开始多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或每天口服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妊娠前维持适宜体重。妊娠期间应均衡营养,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给,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禁止酒精及刺激性饮料。妊娠期间总体重增加10-12kg。妊娠期要更加精心地呵护自己和胎儿,定期进行产检。张主任特别提醒生二胎的准妈妈们,千万别以为生过了一胎就经验丰富了,可别掉以轻心,甚至自行减少产检的次数。张主任说,医院里也会经常遇见“有经验”的产妇,以为自己没什么事,等到医院就诊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分娩方式选择莫随意 “想要生二胎,第一胎的分娩方式尤为重要!”张主任特别提醒,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怀第二胎的时候,即属于高危产妇。另外,经历过剖宫产的产妇至少要等两年后才能再次怀孕,经历过剖宫产的产妇发生前置胎盘、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子宫破裂、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机会均会增加。因此,早发现问题、早治疗、及时处理很重要。而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半年到一年之后便可以再次怀孕。对于第一胎是自然分娩的产妇,产道经过扩张,再次分娩时产程会短一些。张主任说,一些第一胎是自然分娩的产妇可能还凭着第一胎的经验,觉得肚子疼点没什么,早着呢,往往会误了大事。因此,第一胎是自然分娩的产妇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肚子疼、见红、破水等症状,千万不要耽搁,要赶快到医院,到医院后要告知医生是第二胎以及第一胎的分娩方式,因为第二胎的检查以及分娩的准备都和第一胎是不一样的。 黄海燕
相关链接 ★产检时间 产前检查的时间应从确诊为早孕时开始,首次检查时间在6-8周为宜;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37周后,每周检查一次。共检查9-11次。 ★产检内容 基本项目如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音;评估孕妇健康状况的生化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筛查,心电图等;检测胎儿发育情况的项目如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此外,根据个体情况及地区差异可选择一些备查项目:如宫颈细胞学检查、绒毛活检、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抗D滴度检查(Rh阴性者)、胆汁酸浓度(怀疑肝内胆汁淤积症者)等。 ★瘢痕子宫再孕 经历过剖宫产的子宫属于瘢痕性子宫,子宫瘢痕处没有弹性,随着妊娠进展,子宫逐渐膨大,瘢痕处逐渐变薄,个别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有发生子宫自发破裂的危险。瘢痕子宫是导致子宫破裂的常见原因。同时,子宫瘢痕可妨碍胎盘在妊娠晚期向上迁移,从而增加了前置胎盘的可能性。瘢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我们称其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切口处粘膜缺失,导致胎盘扎进切口处,甚至穿透子宫壁到膀胱,手术中易发生凶险性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这种情况下需要切除子宫切断出血源以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这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宫外孕。是指有剖宫产史的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是停经后伴不规则阴道出血。早期诊断可避免子宫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