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温柔守护儿童健康34年——记我院儿科主任徐美玉教授 |
|
发布时间:2015-9-18 阅读:10186次 |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在医生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却也道出了儿科医生的艰辛。“能用自己的医学知识给儿童带来健康,能赢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得到同行的认可,我觉得很自豪。”谈起自己从事的医疗行业,特别是在儿科领域工作的感受,我院儿科主任徐美玉这样告诉记者。 走进儿科病房,孩子的哭闹声、家长焦急的询问声不时传来。徐美玉主任每天会提前到病房,每个患儿她都要细细看一遍,询问值班医生关于患儿的状况。30年来,徐主任总是站在第一线,带领儿科团队,挽救了不少处于生死边缘的患儿,为他们的家庭带去希望。 20年前,一个叫梅林的患儿因患有严重心脏病,入院后当晚心脏骤停,徐主任立即参与抢救,虽然梅林恢复了心跳,但病情危重她还是不放心,晚上就住在医院。当梅林最终康复出院时,家长蒸了一锅热腾腾的馒头送给她。前段时间徐主任还被邀请去喝了梅林的喜酒。“作为一名医生,当时感到极大的自豪感。”徐主任说。 徐美玉主任平日性格直爽,独独把温柔留给患儿,孩子们跟她特别亲。她不仅擅长“凶一凶、逗一逗、哄一哄”的三部曲,还会用各种方言来解决患儿哭闹难题,因此她的“童粉”还真不少。 “儿科医生不好当,因为现在多数小孩是独生子女,一个小孩生病全家陪同,有时家长会把他们之间的矛盾转移到医护人员身上。”徐主任说,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每当这时徐主任首先会安抚受到委屈的医护人员,然后做好家属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一次,一位年轻医生根据一位发烧患儿病情开了口服药,并耐心告知家长物理降温法,家长却误认为“医师不负责任”,大吵大闹。徐主任得知情况后跟家属耐心解释发热原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终于说服了家长。患儿治愈后,家长写来感谢信赞她是“真正维护健康的好医师”。 面对儿科医生压力大、待遇低,得不到患儿家属理解,不少医生“逃离”儿科的大环境,作为科室主任,徐美玉主任倡导“打铁还需自身硬”,她强调“技术过硬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她不断为有理想、有能力、肯钻研的年轻人搭建平台,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如赵建美等成为独当一面的科室骨干。同时她要求科室医护人员对患儿和家属更亲和、亲近一点,“我们的亲情总能融化医患间的冷冰,虽然这个时间会长一些。”咏 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