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寻找危急病人,她使出了洪荒之力 |
|
发布时间:2016-9-14 阅读:4682次 |
8月9日中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总值班接到内科门诊值班护士朱秀兰的电话,来自如皋的75岁病人郝奶奶上午在通大附院神经内科就诊,血钾报告2.6mmol/l (正常3.5-5.3 mmol/l),需要紧急处理,而病人留下的固定电话打不通。 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如果人体缺钾,精力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也会降低,最突出的表现为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严重肌肉无力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缺钾还会导致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失常,甚至有心跳骤停的危险。 事不宜迟,总值班让朱秀兰继续设法联系病人,另一方面马上拨打了110,告知郝奶奶的家庭地址和身份证号码,希望110能找到郝奶奶家人的联系方式,但是没有结果。 正当总值班一筹莫展时,朱秀兰那里传来消息:找到病人了。原来,朱秀兰在内科门诊用大喇叭寻人未果,电话联系了上午为郝奶奶看病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爱红,得知患者不仅有抽血化验,还有CT、心电图等检查,推算他们可能还在医院里。而李爱红主任得知患者低钾,也非常着急,叮嘱朱老师一定要找到患者。朱秀兰电话联系CT室和心电图室,请那边医务人员帮助寻人,CT室很快回复,在走廊找到了病人,已经通知其去急诊室治疗处理。 朱秀兰在门急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比一般人更能意识到低钾的危险。虽然得知找到了人,她还是不放心,决定亲自去急诊看一下。到了急诊室,发现并没有低钾患者,又追到CT室,那里也不见病人,结果在外走廊,发现一位老人正在不慌不忙地吃饭,她就是郝奶奶。 朱秀兰马上让郝奶奶停止吃饭,一路观察病情护送她去急诊,到了急诊抢救室对值班护士交代好病情,又带着家属到挂号窗口将电脑里的电话信息修改后才放心离开。 当日下午,郝奶奶经过补钾治疗,四肢无力症状减轻,复查血钾:3.8 mmol/l,已无生命危险。 寻找郝奶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朱秀兰等医务人员为了患者的安全,不怕麻烦,追踪到底的高度责任心。同时,郝奶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也要感谢通大附院的一项制度的保障,该制度就是“检查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 所谓危急值就是当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状态。此时,如果迅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就可以及时纠正危险,挽救生命;否则,若不加处理任其发展,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危急值病人,大多数可以通过门诊挂号时留下的电话号码直接联系上,但每年都有数百人因登记信息不全或有误,需要多方辗转联系才能找到,也有极少数无法联系上。在此提醒,病人就医时务必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如遇性命攸关的危急值时,正确的联系方式便于医院及时告知病情,使病人得到最快救治,以免错失抢救时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