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收费窗口三十载 心系病人零投诉 |
|
发布时间:2016-10-22 阅读:5364次 |
他,头发虽已斑白但精神依旧矍铄,眼睛虽已浑浊但眼神依旧明亮,手上虽已生出皱纹但动作依旧稳健,虽然已经临近退休但仍然奋斗在一线窗口,站好最后一班岗。他就是收费处年纪最长的收费员——丁炳杰。 丁炳杰于1982年来到医院,原是病房的一名工人,1986年医院急需会计收费人员,他踊跃报名。面对毫无基础的会计,他敢于挑战,白天上班,晚上学习,会计知识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记,珠算不会打就从最简单的学,由易到难一次次地练,手上磨出水泡、长出茧子也没有放弃。凭着自身的努力和对目标的追求,他通过考试,取得会计证,竞争上岗成为一名收费人员。掌握会计知识不等于收费业务就能做好,开手工收费票据、看拉丁文处方、记药品价格都是一项项挑战,他将干劲化为手中的利剑披荆斩棘,攻克一道道难关,成为一名优秀的收费员。 三十年来,这样的学习精神一直在延续。2012年医院新系统上线,收费、挂号系统合并,收费员要办理挂号业务,需要将名字、地址准确录入,这对于已经55岁的丁炳杰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原先的收费系统只要输入检查项目、药品名称的首字母就能检索出需要录入的内容,而挂号对于录入内容的准确性要求极高。丁炳杰为了能尽快跟上年轻人的步伐,提高打字速度,他一有空就练习,下班之后也在单位练习,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常用字的打法,没过多久,他的速度已经能达到年轻人的一般水平了。他常笑着说:“办法虽然死,但只要肯下功夫,总能出点成效。” 曾经一位病人特地跑到行风办去表扬收费处一名不知名的老师,称赞他态度好,服务到位,解释问题清楚耐心。这位病人是从海门过来的,需要预约挂号,但由于来时匆忙没有带病历本磁卡等相关资料,又坚持要用原来登记号的信息,这位老师就只能根据姓名来查找原来的信息,由于同名同姓的多,又一个个细细地查询核对,最终找到该病人的信息预约挂号成功,省去多来一趟的麻烦,病人知道后很是感谢,于是特地赶来要表扬这位不知名的老师。后来,根据病人的描述才找到是丁炳杰。 三十年来,工作在一线窗口,他没有受到一次投诉,只因为他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蔼、细致,无论多么无理的病人他都能细心安抚,耐心解释,永远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化解病人的烦躁和忧虑。他从未抱怨过一线窗口的苦与难,只是不断告诉年轻人,一线窗口有一线窗口的工作价值,病人对你的一个微笑、一声谢谢,就是对你的肯定,就是每天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收费员虽平凡,但只要肯努力实干,发挥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平凡的岗位也能散发出非凡的光辉。蔡冬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