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快速识别脑中风 牢记“1-2-0”
发布时间:2017-1-19 阅读:5463次
    12月11日,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筹备,江苏省卒中学会在南通宣告成立。江苏省卒中学会将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挂靠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给予资金和场所的支持,以促进我省卒中防治事业的发展。
                                  搭建平台提高脑血管病防治水平
  据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柯开富教授介绍,2010年卫生部《中国卫生年鉴》数据统计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疾病死亡原因。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各行其是,使我们的脑血管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在有效的统一标准下执行。随着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现在医学界已普遍认同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学科、多个科室共同协调完成。所以,加强脑卒中研究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脑卒中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使有限的医疗、科研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2015年,中国卒中协会在这样的呼声中成立了。
  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大省,为了让江苏的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把江苏省研究脑血管疾病的不同专家聚集在一个平台上,降低全省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成立江苏省卒中学会必要性显而易见。以柯开富教授为首的7位发起人涵括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介入放射科等众多学科背景,在省科协和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卒中协会成立了。
                                      中风是急症! 
  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赵静教授长期从事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据她介绍,在我国目前有700余万中风患者,每年会新增250余万名,死亡200万名,并且中风的年轻化趋势显著。中风是急症,尤其是缺血性中风,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只有4.5小时。而目前有机会得到溶栓治疗的患者仅为1.6%-4%。中国中风的死亡率是北美的五倍,而造成死亡率如此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院前延误。一项全国37个城市62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中风病人院前的延误时间为15小时 。只有16.9%的人了解中风发病的最初症状,只有18.8%的人会利用120急救系统,绝大部分患者丧失了最宝贵的救治时间。
                              识别脑中风谨记“1-2-0”!
  为了能准确快速地识别中风患者,复旦大学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在以美国FAST(面Face, 臂Arm, 语言Speech, 时间Time)宣教的基础上,遵循中国人记忆的特点,提出了“中风1-2-0”的概念,既可方便记忆,又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医疗措施。
  “1-2-0”中的“1”代表看一张脸,是否有不对称,口角歪斜的情况;“2”代表两只胳膊,看平衡举起是否单侧无力;“0”代表聆听语言,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一旦出现上述的这三种情况,就要立刻拨打120热线。
  赵静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掌握“中风1-2-0”的必要性:“通俗一点讲,缺血性中风是血管被血栓堵住,血管不通,脑子里没有血液的灌溉,只有把血栓通过药物溶解,或者利用导管取出来,让血液流通。这是唯一的治疗办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风险越小;越晚治疗效果越差,风险越大。越早治疗脑细胞受到的损伤不大,将血管打通,甚至可以完全康复。”
  中风“120”基本能涵盖75%的中风症状,这个口诀简单易记,即使是小孩、老人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都能知道并了解。一旦发现症状,立即前往当地最近的有治疗卒中资质的医院治疗,就能大大缩短院前延误的时间。
  刘仁玉教授指出:“希望能够在学校、养老院、医院、家庭等特定的人群中加大对‘中风120’的宣传力度,治疗要做到分秒必争。”
  目前,“中风1-2-0”已经在全国展开广泛地宣传,赵静教授和刘仁玉教授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zf120(微信号chinastroke120)和官网www.stroke120.org,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知道“中风1-2-0”,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推广和宣传中来。赵静教授表示,相信通过3至5年的大力宣传,能减少院前延误,赢得抢救时机,将大大降低我国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