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带状疱疹疼痛难熬 疼痛科治疗有硬招 |
|
发布时间:2017-6-3 阅读:5049次 |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劳累、感冒、有基础疾病病情控制不理想、使用抑制免疫系统药物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发生疱疹。患者常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皮肤疱疹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痛症之一。表现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有时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疼痛常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外,还会诱发焦虑症、抑郁症,甚至心脏病、脑出血导致死亡,因此积极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患带状疱疹早期,除积极抗病毒、神经营养等治疗外,对疼痛剧烈、睡眠不好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癫痫类、镇静抗抑郁类药物,或联合外周或椎旁神经阻滞,对预防形成后遗神经痛有着积极意义,而不是拖延到形成后遗症再使用上述治疗,这也恰恰是临床医生常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疼痛科在处理急性期疼痛及后遗神经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早期使用外周和椎旁神经阻滞,后遗症期采用交感神经、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硬膜外持续阻滞、脊髓电刺激等治疗,可改善血循环、促神经恢复、阻断疼痛恶性传导作用。 秦毅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