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院在国际肿瘤学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 |
|
发布时间:2020-7-8 阅读:4503次 |
近日,国际肿瘤学权威杂志《Molecular Cancer》(IF=15.302,中科院一区)发表我院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的研究型论文1篇、综述型论文2篇。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周友浪博士团队发表的题为《m6A regulator-mediated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patterns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filt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gastric cancer》的研究型论文围绕m6A甲基化修饰对肿瘤微环境细胞浸润的潜在作用展开研究,以胃癌为例,在1938个胃癌样本mRNA表达谱的基础上,充分评估了21个m6A调节因子的状态,并将胃癌患者分为三组m6A甲基化修饰模式,通过对三组修饰模式23种微环境细胞浸润丰度以及生物学行为的差异分析,发现三组m6A修饰模式与肿瘤的三种免疫表型高度对应,由此开发出一套m6Ascore的评分系统,以量化个体肿瘤的m6A甲基化修饰模式,并表明m6Ascore与胃癌的m6A修饰特征、微环境炎症水平、基质活性、分子亚型、遗传变异、微卫星状态以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具有较低m6Ascore的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免疫治疗优势以及临床获益,揭示出m6A修饰在个体肿瘤微环境异质性和多样性的塑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肿瘤m6A修饰模式的评估将有助于增强临床医生对肿瘤微环境细胞浸润特征的理解,并提供更为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本科生张波和吴琼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医学检验科鞠少卿教授团队发表的两篇综述文章,一篇题为《The potential role of RNA N6-methyladenosine in Cancer progression》,从RNA m6A甲基化修饰相关调控因子生物学特征及作用、m6A甲基化与非编码RNA、m6A甲基化实验分析方法、m6A甲基化相关数据库、m6A甲基化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等发面,全方位总结了m6A甲基化目前的研究成果及进展,为RNA m6A甲基化修饰相关研究作出了理论贡献,研究生王天一为本文第一作者;另一篇题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a review》,从SARS-CoV-2的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总结,为疫情防控作出理论贡献,医学检验科王峰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冯伟和技师宗炜为共同第一作者。 近年来,我院通过“英才俊才”培养计划、改善科研条件等措施,创新科研管理模式,科研人员在科学视野的拓宽、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肖明兵 潘玲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