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莫惊慌!胃病不一定是胃癌
发布时间:2022-2-28 阅读:9616次

  65岁的王阿姨,最近总感觉胃口不好,一吃就饱,就到医院查了个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可把王阿姨吓得不轻。原来啊王阿姨有个闺蜜李阿姨,几年前查了胃镜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没怎么在意,结果后来进展成了胃癌。“哎呀,我这是要得胃癌了!”王阿姨吓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一天天越发憔悴。女儿便带着她到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了放大胃镜精查,提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中重度肠化。同时C13吹气实验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接诊王阿姨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告诉王阿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确实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并且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实现逆转。建议王阿姨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并且要定期复查胃镜,一旦发现胃癌可以早期干预治疗。

  王阿姨规律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了两周,停药1月后复查C13吹气实验阴性。过了一年,王阿姨再次复查胃镜,萎缩性胃炎居然比之前好转了许多。

  为何王阿姨和李阿姨得了同样的胃病,结局却大不相同呢?


  化生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为胃萎缩,用于描述一种慢性胃炎,这种胃炎除了有炎症表现外,还有黏膜变薄、胃腺中特化细胞减少以及上皮细胞类型改变(即,化生)。化生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2种主要亚型: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和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


  今天我们着重讲一下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目前认为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是由环境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也包括膳食成分)对胃黏膜的不良影响所致。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在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在数十年间逐步进展,经过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癌症阶段。有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发生肠上皮化生和胃癌,有些感染者则不会发生,其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可能包括细菌致病因子与宿主易感因素的相互作用。



  饮食及其他危险因素


  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可能的饮食病因(如高盐饮食),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或不能得出确切结论。其它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和慢性胆汁反流


  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无症状,但许多患者存在消化不良。


  癌症风险


  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风险增至10-15倍。有假说认为,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巨噬细胞源性的炎症驱动因子增加可能是该人群中化生进展为癌症的原因。

  总之,得了萎缩性胃炎不要慌,面对疾病,更要摆平心态,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记得做到以下几点:

🌻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及早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从而降低患癌风险。

🌻多吃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研究表明摄入水果和蔬菜(特别是水果),很可能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

🌻定期内镜检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或有胃癌家族史、严重胃病的患者定期接受胃镜检查。

  (供稿:消化内科)

  苏ICP备05033463号-2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