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爱了!专门在午休时间给病人“问心”的他们——
发布时间:2023-10-26 阅读:13650次

  “心源性卒中以脑中风为严重表现,疾病在‘脑’,根源在‘心’,很多都是由房颤引发;房颤的发病人群广,危害大......”10月24日中午12:30,在我院门诊7楼候诊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陆齐教授正在为前来就诊的群众进行“心源性卒中的那些事”的科普讲座。每周二中午12:30-13:00,我院心律失常诊疗团队都会举行科普讲座,迄今为止,已举办20场。
  
周二是我们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主要专家的门诊日。中午的候诊区,有的患者在等待上午的检查报告;有的患者挂了下午的号提前过来等待。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时间段,医护人员们放弃了午休时间,将科普讲座的场地直接设在了诊室外,让就诊群众在等待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相关知识。
  
“患者来医院看病不容易,尤其是很多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有时很难有充足时间保障和医生充分交流,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能创造更多的机会与他们交流。”谈及举办科普讲座活动的初衷,心内科史嘉玉医生说道。
  
半个小时的科普讲座很快结束,很多就诊群众意犹未尽,纷纷拿着报告向科普医生咨询问题。“主任们每次都讲得很精彩,也很贴近我们的需求,我认真听完了全程。”71岁的李奶奶(化名)3个月前在我院做了房颤消融手术,今天正好来拿复查的相关报告,发现候诊区有科普讲座,立马坐下来等待讲座开始。讲座结束后的10分钟提问环节,医护人员现场为李奶奶听诊、并查看她的复查报告,“你现在心跳稳定,可以慢慢减少药物用量,以后每隔2-3个月来定期复查。”
  
“我们每周会围绕心血管方面的常见疾病选择不一样的话题,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可能让就诊群众对心血管疾病做到有效治疗、有效预防,达到‘健康先行,预防为主’的目的。”陆齐介绍道。在这一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心律失常诊疗医护人员齐上阵,每周精心策划选题,通过寓教于乐的讲解,既保证了科普的连续性和密集性,又拉近了医生与群众的距离,让医生真正成为患者的朋友。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而每周二中午的“问心”科普活动,是我们每一位成员对医学科普初衷的表达。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能够修护病患的心脏,但要让这颗心真正强大,则更需要引导患者自己成为健康的护卫者。从心脏第一次跳动的瞬间起,我们应该铭记它的跳动、感受它的温暖,因为这颗心脏的健康无比珍贵。
  (供稿:吴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