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妪眼红肿,头昏脑胀视物重。
介入治疗堵漏洞,耳鸣消失目光炯。”
近日,我院卒中中心主任张云峰
朋友圈里一首通俗的打油诗
记录了身患硬脑膜动静脉瘘的
苏奶奶(化名)的康复之路
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脑袋里还有漏洞?
耳鸣也能介入治疗?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
仁心赋诗映医道,真情交流暖人心
年已八旬的苏奶奶最近几个月来得了一种怪病,她经常感到头昏头胀,右侧的眼球又红又肿,怕光流泪,东西看不清楚有重影,滴了好多种眼药水都无效,并且日夜都能听到脑袋里嗡嗡作响,持续的耳鸣严重影响睡眠,老人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焦急的家人找到我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柯开富教授,柯开富详细询问病情和体格检查后,怀疑她得了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头颅核磁的结果初步证实了柯教授的判断。在他的建议下,患者找到了卒中中心的张云峰主任,团队迅速为苏奶奶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通过介入手术,成功堵住血管瘘口。术后,患者头痛耳鸣的症状消失了,眼睛红肿、复视的症状一天比一天好,久违的笑容在老人脸上重新出现了。
热爱诗词的张云峰在朋友圈即兴赋诗一首,很快就吸引了“圈友”的点赞与转发。患者老伴看到后激动不已,立即回赠一首诗:“慧心诊病治难症,妙手回春祛病疾。医术精湛显妙手,医德高尚送安康。”诗句中无不流露出对通大附院深深的敬意与感谢之情。
血管迷宫寻路径,创新手术解病痛
两个月前,苏奶奶因右眼球红肿、视物重影及颅内杂音等症状来到我院就医,经过核磁共振和血管造影等系列检查后发现,苏奶奶眼球后部静脉异常增粗,是海绵窦区DAVF(硬脑膜动静脉瘘)眼上静脉反向引流的典型表现。DAVF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变,常由于外伤、炎症或肿瘤压迫等原因,造成脑膜动脉通过瘘口与周边的静脉窦发生直接相通,导致窦内压力过高,常引起头痛、颅内杂音、搏动性耳鸣、眼球充血水肿、视力缺损,简单点讲,就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短路”了。如果发生皮层静脉反流,甚至可能导致脑出血,需要积极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找到并堵住瘘口,但患者系多支动脉供血,瘘口弥散,岩下窦又完全闭塞,要通过传统的路径完成栓塞十分困难。张云峰团队采用三维旋转延时造影技术,在迷宫般的血管丛林里,终于找到了一条不太常规的通路,通过面静脉经内眦静脉、眼上静脉与海绵窦相通,虽然血管纤细、路径迂曲,但经过反复尝试,微导管终于成功到达海绵窦,顺利堵塞了瘘口。术中,张云峰团队还采用了经上肢动静脉联合入路的创新方法,有效降低了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卧床时间。
精心治疗显成效,患者康复展笑颜
术后,苏奶奶很快就能下床行走,眼球红肿也消退了,视物重影和颅内杂音症状也消失无踪。她的家人难掩感激之情,便以真情实感赋诗一首,对张云峰团队的专业技术和人文关怀表示衷心感谢。
“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影像的提高、技术的进步、材料学的发展和团队协作的不断优化,这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彰显了我院卒中中心在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先进水平,还为更多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张云峰介绍,神经介入是一门进展十分迅速的新兴学科,医生需要与时俱进,在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诊疗;对于高龄、复杂的脑血管病患者,更加需要细心和耐心,充分利用新质医疗生产力,提供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帮助患方解除病痛。
(供稿:黄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