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用爱与温柔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发布时间:2024-5-14 阅读:7161次

  有一种温柔,带着治愈的力量!有一种力量,是对生命的无限守护!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心里装着使命,身上披着万丈光芒。她们让黑夜变亮,让关爱传递;她们让希望发芽,让生命延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执灯前行的她们,一起来聆听她们的奋斗故事,感受属于她们的骄傲与荣光,感受她们工作的平凡与伟大。

  
“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优质护理
    “她们的护理专业而规范,服务细致且有耐心,大大节省了我回院护理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护理服务进家门太好了!”2022年11月16日,家住崇川区的陈女士通过线上下单预约了PICC护理上门服务,成为了通大附院首例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患者,她对于这样“手机点一点,护理送到家”的服务赞不绝口。
  “我们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为出院患者、居家慢病患者等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可以实现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上门优质护理!”通大附院    副主任护师陈小燕向记者介绍。“通过层层选拔,我们上门服务的护士均为具备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且是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
  首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成功上门服务,通大附院其他专科护理服务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作为新手妈妈,刚刚生产康复出院回家的王女士,一时间面对给宝宝洗澡这件事犯了难。当王女士想起出院时,护理人员曾经宣教过的“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她立马在手机上下单了新生儿沐浴服务。接单后,产科护士长顾宏梅特地为王女士安排了她住院时的床位护士梁文波上门,这让王女士喜出望外。沐浴过程中,梁文波还给王女士一家顺带传授了新生儿观察及母乳喂养的小技巧。看着沐浴过程中配合满分、丝毫不哭闹宝宝,王女士一家人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服务的患者有刚手术后切口需要换药患者、有高年老人长期卧床并发压力性损伤或大小便失禁皮肤破溃患者、也有需要居家造口护理指导及造口并发症处理的患者。”通大附院伤口造口失禁皮肤护理专业组成员,主任护师袁宝芳介绍说,“从2023年3月22日为我院第一例互联网+伤口造口失禁患者提供服务迎来,至今已经超过了100例,覆盖30多个社区。”
  “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工作模式由医院向家庭有效延伸,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同时,该服务模式提升了护理人员社会价值,通过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真正让患者足不出户便享受到高质量、专业化的护理服务。”通大附院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顾志峰表示。

  加大基层孵化力度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基层能否接得住留得住,能否满足老百姓对医疗服务高质量需求,考验的是基层服务能力。2019年,通大附院护理部被确定为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重点建设单位。为此,通大附院制定了个性化孵化计划,推广医院特色护理,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力争让优质护理服务成为一个品牌、一种文化。
  “为了提高基层护理人员病情观察的水平,我们先后安排多人前往市北护理院进行授课交流,内容涉及脑卒中病人气道护理、氧气疗法、感染控制等。”通大附院脑卒中护理专业组组长、副主任护师易萍告诉记者。“考虑到基层医院承担外出急救任务,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脑卒中的快速识别知识,为脑卒中的尽快诊治分秒必争,我们还安排了专门成员针对“卒中病人早期筛查与识别”到基层进行专题讲座,受到了普遍欢迎。”除了沉到基层去服务,通大附院脑卒中护理专业组还通过接进来的方式落实孵化培训工作,每年常规招收二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员参加神经内科专科护士培训,已连续举办6届,为南通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培养近90名神经内科专科护士。
  “开展特色护理下基层孵化活动,可以促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我们通过开展现场业务培训,多学科护理会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进入基层采取孵化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护理水平。”通大附院省级心血管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主任护师郁艳梅介绍。
  “针对急诊急救相关急救技能的示范,通常的培训内容会包括如何评估患者是否具有按压指征,如何准确地进行呼救,胸外心脏按压要点、人工呼吸等,并用人体模型进行分解动作示范。”通大附院抢救室主管护师陈烨告诉记者,“我们定时都会把这些专业和规范的知识,送进医院、送到社区,在现场教学演练中为到最好的孵化效果,赢得了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赞许与认可!”
  通大附院护理部主任沈红五表示,未来通大附院将继续加强基层特色护理孵化中心建设,形成基层护理帮扶团队,将各专业护理技术推向基层,提高基层人员护理技能水平,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能力,让江海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专业护理服务。

  创新科研为护理插上腾飞的翅膀
  政策引导与环境优化是推动护理科研发展的重要保证。通大附院通过“把脉问诊”,了解护理科研人才使用、培训与交流、团队建设等科研需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的发展策略,加强学科建设资源投入,进一步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从护理团队科研能力培训及提升、科研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科研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自2020年起,医院遴选护理科研人才,建立人才“蓄水池”,通过实施“护理科研人才天使计划”和“护理科研人才雏鹰计划”,建立了护理科研团队,依托医院专项经费,构建护理科研人才管理体系;实行专款专用,定期考核,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作用,打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科研团队,凝练科研方向,协同并进,整合资源,形成“以点带面”的科研辐射圈。
  “我们急诊监护室现有45名护士,其中研究生学历有2人,在读研究生有2人。”急诊监护室主管护师薛慧萍告诉记者,“近三年来科室发表SCI论文3篇,北大核心1篇,统计源3篇,省级以上期刊13篇。获市级课题立项1项,卫生健康委课题1项,院级课题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1项。”正是在这样的平台和整体高涨科研氛围下,通大附院的护理科研成果和项目不断涌现,近三年来,医院护理部门相继获得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和创新奖。
  为推动护理科研与临床科研交叉融合,通大附院医院还设立护理科研研究所,依托院临床研究中心,加强临床护理研究人员的培训,助力临床护理研究的发展,构建起护理学学科发展的新布局,发挥了护理学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护理科研团队还积极推进护理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设计学、工学等学科融合,拓展跨界思维和“护理+X”交叉发展理念,通过深度挖掘与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护理科研在更多领域、更大空间的创新,从而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管理。
  “护理科研要想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飞跃,强化科技赋能意识至关重要。”作为“护理科研人才天使计划”中的首批培养对象该院护理部副主任沈忱深有体会地表示。“我们在护理科研中要积极接纳并深度融入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构建起科技驱动的思维框架,并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的培训、交流、激励等方式,激发护理人员的科研精神,从而提升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供稿: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