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工心脏植入,全国罕见高龄患者重获“心”生 |
|
发布时间:2024-6-3 阅读:3517次 |
“20多个医务人员围着我父亲转,在手术室奋战了4个小时,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珍惜,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见证父亲重获新生的李女士(化名)发出感叹。5月10日,心衰患者李先生(化名)重获“心”生,一家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近日,我院心胸外科尤庆生教授团队成功为高龄心衰患者李先生植入新一代长期型人工心脏,此类高龄患者人工心脏植入在全国尚属罕见,充分展示了我院在心脏大血管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 今年79岁的李先生,本是平凡生活中的满足者,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幸福时光。几年前,突发的胸闷和气喘打破了其平静的生活秩序。呼吸困难、乏力、虚弱、心悸等症状悄然而至。经医学诊断,他被确诊为心衰。对李先生及其家庭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病情的纠缠令患者的日常生活变得困难重重。尤其近两年,他两次经历心脏骤停(室颤),是致命的心律失常,在上海就诊时李先生也先后两次装过起搏器,一次普通起搏器,一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上海的专家建议李先生植入人工心脏,但考虑年龄较大,没有安装,惊险的生存挑战不仅考验着他的生命力,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在困境中寻求希望,李先生及家人选择来到我院心胸外科。术前,因左胸部间断性隐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李先生辗转于床、不能起卧,基本丧失了行动能力。检查显示,患者不仅患有心衰,而且身兼肺气肿、肺纤维化、肾功能损伤等情况。李先生的病情急转直下,心胸外科尤庆生教授团队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了一支由资深专家和精干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治团队为其制定了一套科学而全面的治疗方案。 团队首先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用强心剂、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以改善李先生的心脏功能和减轻心脏负担;还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先进的医疗技术,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李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他也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然而李先生在我院又发生了两次心室颤动,抢救两次后,经过与医生的深入沟通,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病情的严峻性以及治疗的迫切性。他的心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常规治疗手段已无法维持其生命。由于我国心脏供体的极度匮乏,等待合适的心脏移植需要较长时间,同时,患者本人对心脏移植手术的风险也存在较大担忧。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通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尤庆生向李先生提出了一个前沿的治疗建议——植入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学名是左心室辅助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机械泵或生物材料帮助心脏进行泵血。左心室辅助装置与患者的心脏和主动脉相连接,替代其部分或全部功能,从而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心脏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许多心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了确保这场特殊手术的顺利进行,我院集中了最精锐的力量,从各科室抽调了顶尖的专家组成多科会诊团队。麻醉手术科、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每一个细节。在人工心脏特邀专家、浙医大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马量教授的协助下,他们曾3次召开研讨会,针对手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制定了详尽的术前、术中、术后准备方案。从手术方案的制定到设备的检查,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和专业把控。医务人员模拟手术过程,反复推敲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力求做到最好。在紧张而忙碌的准备工作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护士们忙碌地准备着手术器械和药品,医生们则一遍遍地检查设备,确保一切处于最佳状态。整个手术室仿佛变成了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部分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手术做着最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手术能够在最科学、最专业的条件下进行,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希望和生机。随着手术室的门缓缓关闭,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正式拉开帷幕。在无影灯的照射下,尤庆生教授及其团队开始了这场高难度的手术。 随着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正式开始, 尤庆生教授小心翼翼地切开病人胸骨,制作血液泵囊袋,建立泵缆隧道,将主动脉与人工心脏出血管进行吻合,接着又在心尖部打孔并缝合人工心脏入血管,每一针都像绣花一样精细……在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体外灌注师的密切配合下,手术进程顺利推进。监护仪上的数据显示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变化,这场手术已经成功了一大半。4个小时后,手术圆满完成,李先生被转入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下,他的身体迅速恢复,很快就能够进行小幅度活动和正常进食。 尤庆生指出,人工心脏手术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因术后抗凝缘故,仅有高危出血风险患者纳入绝对禁忌症,即使是年龄较大的患者,也有机会通过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获得新生。“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突破。人工心脏的出现,不仅为那些等不到心源的心脏移植患者提供新的选择,也为那些暂时无法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供稿:顾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