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眼睛散光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6-11-18 阅读:6391次
    陆志荣,通大附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眼视光学工作,包括近视、远视、散光防治;医学验光;疑难配镜;斜弱视光学治疗;各类隐形眼镜验配。双眼视觉功能异常诊治。曾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项,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五项。
  散光和近视、远视一样,都属于屈光不正。当存在散光时,不管看远处还是看近处都是不清楚的。一般需要通过验配柱镜予以矫正。
  造成散光的原因很多,大部分人的散光与我们俗称的“黑眼珠”即角膜弧度有关,当角膜是一个完美的球形时,所有外界通过的光线都聚焦于一点,这样可以形成最清晰的物像。但人类的眼睛并不是完美的,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这样外界的光线进入眼内时不能形成一点,而是形成前后不同位置的焦线,这种情况称为散光,散光眼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最清晰的物像。
  眼睛散光可分为轻度(<3.0d)与重度(>3.0D),轻度散光眼患者为了提高视力,往往利用改变调节、眯眼、斜颈等方法进行自我矫正,持续的调节紧张和努力易引起视疲劳;高度散光眼由于主观努力无法提高视力,视疲劳症状反而不明显。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学龄前儿童如果出现眯眼、侧视、蹙额、近看等动作要及时散瞳检查排除散光引起的弱视,当小朋友刚查出有散光时,先不用着急,大概看看散光的度数。 1~2岁>200度的散光, 3~4岁>150度的散光,5岁以后>100度的散光要重视。结合年龄,检查发现散光度数符合以上情况,可以综合散光的轴向以及视力的情况,再决定是否配镜矫正。如果存在弱视或斜视,矫正标准会更严格。 
  大多散光是天生的,生来即有。新生儿的散光度数较大,6~12月的婴儿散光率是5~6岁儿童的3倍。随着儿童眼球的生长发育,散光的度数逐渐减小。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散光度数都会消失,并且有些本身没有多少散光的小朋友,在近视进展的过程中还可能伴随散光度数的增加。散光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角膜、晶状体、泪膜或者瞳孔大小都有可能影响散光的度数。比如有些人长时间用眼后,会觉得看东西不清楚,但眨眼后又能看清了,这就是因为长时间睁眼影响了泪膜从而使得散光变大因此视物不清,眨眼后泪膜又恢复正常就又能看清东西。还有一些人,在晚上或暗处时会发现看东西不清楚,就是因为夜晚光线暗,瞳孔变大,从而散光对视力的影响更加明显导致。有些老年人觉得眼镜不合适了,然后检查发现散光度数在不断增加,这个时候可以检查一下是否发生了白内障。晶体状态的改变也会引起散光度数的变化。
  青少年突然出现度数很大且不规则的散光,应该做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圆锥角膜。